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成立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4-01-12 来源: 字体:[ ]

    1月11日,由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International PlateauPlus Association,简称PlateauPlus)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吴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张朝林、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庄绪亮出席1月10日的全球巨型高原国际研讨会并致辞。在10-11日举行的全球巨型高原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的150余名专家学者,聚焦“全球巨型高原形成演化、环境效应与人类适应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见证了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正式成立。

    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旨在联合全球巨型高原的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及科学团队,搭建巨型高原研究的国际平台,发展形成跨学科、跨地域的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合作新模式。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室主任丁林介绍,研究会将围绕亚洲的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北美洲的科罗拉多和哥伦比亚高原、南美洲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开展高原形成演化、环境效应及人类适应研究,破解高原隆升与地表环境变化的耦合机制,揭示高原宜居性变迁和高原人类社会演化历史。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主办。会议设置“全球巨型高原隆升与构造过程”“全球巨型高原环境效应”“全球巨型高原生态系统和人类适应”三个分会场。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开放创新试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成立。

    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Mark Harrison院士、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Qasim Jan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方小敏院士、丁林院士分别作了题为《Temporal variations of crustal thickness of southern Tibet》、《Ophiolitic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in the Indus suture zone of Pakistan》、《Early human migration and adaption to high-altitude plateau: an example from Tibetan Plateau》、《Tibet-driven aridification-dust release and global change》、《Ris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climate effects》的精彩主旨报告。

    英国开放大学Robert Spicer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Erwin Appel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Paul Valdes教授,伊朗德黑兰大学Hassan Fazeli Nashli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Marie-Luce Chevalier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也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于2022年6月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启动建设的24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着力全面推动新时期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应对新变局和新挑战,迎接新机遇,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丁林院士主持会议


国际巨型高原研究会成立现场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