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科普基地科研资源常年开放,向院校、群众、社会团体等提供科普服务。截至11月30日,开展线下科普服务累计5475人,线上直播受众累计200万余人次。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科普基地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31次,涵盖北京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芝市、那曲市、昌都市共20所中小学校,受众学生人数达3731人,涉及青藏高原冰川、湖泊、植被、河流、地质等主题以及青藏高原科学前沿热点问题。
科普基地牵头组织的中小学生野外研学实践活动2次。其一,走出西藏,来自山南市5所学校的55名师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为期一周的西藏边疆青少年科学实践营活动,本次实践营涵盖了科学、文化、历史等多个教育主题。其二,走进西藏,来自拉萨市、那曲市、日喀则等市12所学校的26名师生参加了在西藏举办的为期8天的西藏边疆野外考察研学活动,其路线为拉萨-纳木错-那曲-山南隆子县列麦乡-斗玉乡-玉麦乡以及林芝市米林-南伊沟一线。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和科学节等重要主题活动中,科普基地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主动联络一线科学家在同时段不同地区全面开展科普活动,提升青少年、公众科学素质,弘扬青藏科考、青藏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已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中学、林芝一高、墨脱县中学,那曲聂荣县中学、昌都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等全面开展科学家进校园、进机关的专题讲座,共计专题讲座9场、科学表演2场,线下受众2600余人。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本年度通过青藏高原所公众号网站、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科技日报等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科普信息,通过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直播科普活动内容。截至12月初,传播科学新闻78条,公布科普活动信息14条。科普基地专家团队人员参与录制央视直播《走近地球之巅》系列、《新闻大求真-珠峰顶部的积雪究竟有多厚》、西藏卫视《西藏诱惑》栏目组宣传片《瞭望塔上的先行者》等,撰写出版《G219走进国之大道-高原篇》和《走近地球之巅》英文版书籍2部。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科普基地主动承接科普研学、社会实践活动。科普研学是基地打造的“研学第三极”品牌内容,核心是特邀一线科学家随团而行,带领公众走进科研观测场、野外考察地,真正的体验科研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目的是为社会团体、研学企业设计研学的科学核心内容,激发公众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科旅融合,提升旅游体验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本年度承接的科普研学团5次,受众90人。
在河海大学、厦门大学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8次,受众总计233人。科普基地人员赴墨脱县格当乡开展第二次青藏科考进乡村科普讲座活动1次。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经费来源:西藏边疆青少年科学实践营和西藏暑期中小学生科普研学夏令营由科普项目承担,共计70万元。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科学公众日、科普进校园系列专家活动等相关的支出由科普项目和所部门经费共同承担共计14万元。科普活动所需的摄影摄像设备由所部门经费支出1.9万元。志愿服务科普研学活动费用由各自组织主体承担。
人员情况:依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和野外台站建设的“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团队完成。本年度参与科普相关服务的共138人次,包括院士1人次,一线科学家31人次,专/兼科普工作者70人次,志愿者36人次。
二、特色工作
以走出西藏和走进西藏两个方向为抓手,盘活青藏高原所区内外自有科普教育资源及相关合作基地,以自然科学为主,融合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等主题深入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其一,带领边疆青少年在北京开展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接触先进科技与创新、深化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其二,带领西藏本地青少年前往边境地区开展研学活动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民族和文化风俗,并初步认识我国边境地区的稳定、发展、生态和强边等重大问题,培养其国家和社会责任感。
三、问题不足
1.基层科普人员业务水平问题。科普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储备,涉及的科普内容也要通俗易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开展科普宣讲存在一定难度。但在实际开展活动的时候,发现基础科学的观测仪器设备很难被学生理解,缺少互动操作环节。
2.科普活动组织宣传问题。本年度所组织的科普活动信息发布均在我所网站、公众号、西藏科技报上进行宣传,但是科普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3.专职科普工作人员问题。在举办大型主题科普活动的过程中,专职科普工作者人员力量显然不足,如果将一些科普任务分解给兼职科普工作者,他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做好各自本职任务的同时兼顾能很好的完成科普任务,这个具有一定的挑战。
四、工作建议
1.在自治区层面推动成立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每年组织科普工作人员开展业务交流和培训活动,提升基层科普人员业务水平能力。
2.强化多途径、多平台的科普教育活动,特别是互联网、科普直播等实时互动手段,真正实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活动中的引领表率作用。
3.增加科学课程开发的经费力度,进一步团结高端科技人才资源创作科学课程,选择本地一所学校作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