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力量——第二次青藏科考南亚通道南端大气物理小分队徒步科考纪实

发布日期:2018-03-05 来源: 字体:[ ]

  前言: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气候,使得南坡的印度次大陆和北坡的青藏高原产生明显的区域分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中,我国几代科学家已经在喜马拉雅山北坡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观测和研究。但是,山的另一面,也就是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地区,由于国界线的阻隔,我国科学家甚少涉足。坐落在喜马拉雅南坡的尼泊尔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南亚通道的大门。尼泊尔全国地势北高南低,海拔跨度从小于100米到 8000 多米,是研究高山气候变化、高山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前沿科学问题的理想场所。通过实地观测获取喜马拉雅山区系统的大气科学观测资料是研究喜马拉雅地区各类科学问题的基础。

    以地表通量系统观测站设立为基础,对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季风迎风坡大气近地层进行综合考察,结合当地已有的气象和水文资料,研究印度季风影响下的地气相互作用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阐明印度季风的机制,为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河流、生态等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提到尼泊尔,你会想到什么?蔚蓝的天空、圣洁的雪山,是各国登山者梦寐以求的殿堂;安静的寺庙、清澈的禅声,是理想中精神富足的国度。但对于我来说,它也是科学研究的胜地!

    此次科考,已经是我2017年第四次前往尼泊尔。每次往返尼泊尔都是一段绝美体验,在“珠峰航线”上俯瞰群峰雄姿,算是自北京到加德满都枯燥航程中的一点“小确幸”:势不可挡的冰峰从脚下冷傲闪过,巅峰的冲击力让人们本能产生了畏惧感;而连绵无垠、起伏不断的山峦,又将广阔、雄壮、静谧的美轻轻植入你的心里。是的,正是人类对自然的这种敬畏,才激发我们探索自然的奥妙。

万里无云的珠峰

    此次飞越珠峰时有幸在空中欣赏到珠峰云巅处最壮观的美景-旗云。遥望旗云,她悄然无息的挂在珠峰顶,如一位仙女飘逸的裙摆。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我们,却知道这“悄然无息”背后的“暗流涌动”:冬季盛行的西风急流由于地形强迫激发了山地云,山顶的风速至少可达50 km/h。“上帝之手”就这样把教科书中经典大气重力波生动而形象的展示出来。

珠峰巅旗云展 

  这次科考的主要任务是喜马拉雅南坡的高海拔地区架设科考仪器。由于尼泊尔交通状况较差,我们将不得不徒步数天到达野外作业地点,其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可想而知。 此前,通过与尼泊尔特里不凡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简称TU)的合作,我们已在喜马拉雅南坡的低海拔地区建起1座40米高5层大气边界层气象塔和多个通量观测塔等观测平台。此次科考,除了我和一名外籍留学生外,还有两名来自合作单位TU的硕士生。在加德满都会合后,为期9天的Langtang山谷科考之行正式开始。我们此次科考地点Langtang 山谷与我国西藏毗邻,该地区的历史民俗、宗教和种族都与藏族一衣带水,但直至1949年才被两名英国探险家揭开隐密的面纱。该地区的北部紧邻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南部是Langtang国家公园,东侧是樟木沟,西测与尼泊尔的Annapurna-Manaslu区域隔吉隆藏布江相望。藏语中lang指牦牛,tang则是跟随的意思,相传此地是由一位西藏僧侣为追寻迷途的牦牛而发现的,这更凸显该地区与西藏的密切关系。该地区的最高峰是位于我国境内的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海拔 8014 米),在尼泊尔境內高点则是7246米的 Langtang Lirung。此外,还有Phurbi Ghyachu(7083 米)、Lonpo Gang(6979 米)、Dorje Lakpa(6966 米)、Tsangbu Ri (6781 米) 以及 Gang Chhenpo(6378 米)等将近30座雪峰绵密矗立。1971年,Langtang地区被确定为尼泊尔首个喜马拉雅山区国家公园。

环Langtang Valley 群峰竞秀

    日 ri ,指大型雪山,个体,如Langtang Ri、Pumo Ri   岗kang、康gang:指最小型山脉,有多个山峰共享一个名称  La:指单个雪山:如Yala Peak。 

  考察路线:加德满都→Syabru Besi→Lama Hotel→Langtang村→Kyanjin Gompa

考察线路

  Day①:我们首先搭乘当地巴士来到山脚下的小镇Syabru Besi。由于该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不少路段无法进行硬化,导致部分路段颠簸起伏,130公里的路程耗费了近8个小时。怀着车辆随时抛锚的忐忑心情,我们终于在天黑前安全到达。 

  Day②:徒步之行路途漫漫,一路沿着Langtang河谷向上游行进。当天的目的地为Lama Hotel, 全程12 公里,几乎全部在森林河谷穿行。 

  Day③:从Lama Hotel到Langtang村,行程11公里。随着海拔升高,湿润的亚热带乔木森林退去,植被向灌木转变。 

  Day④:全程7公里,到达此行目的地Kyanjin Gompa。这也是Langtang山谷地区最偏远的人类聚居地。

  单程徒步历时3天,行程30km,海拔落差高达2400米。所幸沿途均有住宿和食物提供,不需野外宿营。

崎岖行石道,负重踏密林

  万事开头难。第一天的徒步里程是全部行程中最长的。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徒步在曲折难行的羊肠小径, 蹒跚在如蛇盘旋、犬牙交错的乱石间,艰辛险恶可想而知。时而脚踩湍急河水旁的石头,时而踮起脚尖探索河谷上的悬崖,时而还要担心岩石崩塌带来的的乱石滑面。由于身心紧绷加上低海拔较高的气温,不一会就大汗淋漓、全身湿透……

出征前留影

  购买架设科考观测场围栏所需的支柱及铁丝网也是本次科考的困难之一。这些在国内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当地居然奇货可居。出发前在加德满都选购时,找遍全城,经过多家比较,才找到能防锈、自重轻材料。尽管材料自重相对较轻,我们还是聘请了9名背夫协助我们搬运科考仪器及建筑材料。他们把篾条编成背篓,套上双肩,用绳带固定在身上。再用一根绳子揽住货物到腰,并使用宽绳带兜在额头处。靠腰部和头部的力量撑起至少30公斤的货物。我们的背包的负重远选小于背夫们,但他们的步伐看上去却比我们轻松自如,让我不禁佩服他们的耐力和坚韧。他们过险山,穿密林,涉河滩,将山里和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把相对的轻松留给了我们。

行走在山路崎岖,乱石山崖,蹒跚前行

背夫忙碌的身影以及林间小憩

背夫们用竹篓和各种工具搭配使用,肩负重担前行

路遇地震遗迹 见证自然威力 

  随着海拔的升高,徒步进行到第2日时,身上的背包愈发沉重,肩膀也被勒得生疼。我们机械地迈着腿,跟在向导后面,只听到自己沉重的呼吸声。不知谁喊了声“雪山”,大家抬头一看,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终于走出那片满是枯枝落叶和积水的森林,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灌丛区域,Langtang 2号山峰(7227米)进入我们的视野。看到此等景致,大家疲惫一扫而空,但兴奋之余也不禁想到,后面的行程都将是高海拔地区的体力劳动了。

Langtang II(7227米)山峰 

  继续前行,距离Langtang村越近则心情越发沉重。Langtang村是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最严重的灾区。地震引起的滑坡瞬间吞没了Langtang村的数十栋建筑和三百多村民(仅一栋离村子较远的小楼幸存)。如今能展现给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的只剩下2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滑坡现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新的Langtang村已经搬到了更高的山坡上,但愿天灾远离这些在苦难中站立起来的淳朴的村民们。

从西、东方向远眺大地震遗迹: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现场依在,恍如昨日,有蓝色屋顶处为震后新村

身处地震造成岩石崩塌现场中心,注意骡队及人与山体的比例

桃花源里显身手,不畏高寒缺氧砺科考

  徒步行进的第三天,我们终于抵达此行目的地Kyanjin Gompa(海拔3870米),这是Langtang山谷最偏远的人类聚居地。在这里,人们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都因呈现处浓浓的藏地色彩,让我感觉仿佛梦回西藏。真心佩服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即使在如此交通不便的地方,也能修建起一栋栋色彩丰富、明快的房子。尤其是,这里的一切建筑材料都必须靠人力背进山,绝非易事。

民居

  抵达当天下午,还在休息中适应着高海拔的科考队员突然听到雷声隆隆。难道真有晴天霹雳?!出门一看,发现原来村子背后的当地最高峰Langtang Lirung突发雪崩,算是给初来乍到的我们一个下马威,时刻提醒着我们原来看似美丽无害的雪山的另外一面。

突发雪崩

清晨地面积水潭已被低温冻成晶莹透亮的坨

  当大家通过媒体看见高原上一座科学观测场站建成时,很少有人会了解队员们在高原腹地施工的艰辛:由于土壤是全部结冻,围栏施工的支柱打桩要花费不少力气;而且,高海拔缺氧导致榔头还没挥动几下就已气喘吁吁;当地静好天气稍纵即逝,一到午后,最高风速可达10 m/s冰川风呼呼劲吹,犹如刀子般刮在队员们的脸上和嘴唇。为了抢时间,队员们不得不起早摸黑趁着月光冒着低温在观测场施工。队员们连续奋战两天,客服恶劣环境带来的的种种困难,终于在这个海拔3878米的地方(28°12′N,85°34′E)建起了通量系统观测站。

    地表通量系统(用来测量大气下垫面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是测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交换通量的关键技术。它由快速和慢速两种传感器构成:快速响应的传感器中三维超声风速仪测量空气的三维风速及超声虚温,开路分析仪测量空气中CO2和H2O气体含量;同时配置慢响应传感器,如空气温(湿)度仪、土壤温(湿)度以及地表温度、大气地面长短波辐射四分量观测仪等传感器,可测得能量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和物质通量(CO2 / H2O / CH4 / N2O)以及一些空气动力学参数等,主要应用于大气边界层理论研究、大气扩散、能量收支研究、水分等物质收支等众多领域)。

开始踩着梯子架设塔高处的仪器

按照仪器安装规则,一丝不苟不断调整方向,以达到观测要求

一组安装调试装备的同时,另外一组圈地架设围栏

观测场全貌

三维超声风速仪与雪山为伴,上:东依Tserko Ri(4984米);下:北枕Langtang Lirung(7246米)

顺利完成任务后队员们合影

观测场周围地形高程图,红圈处为仪器架设点 

  在现场,科考队员还获取了40张Langtang Lirung冰川区域的高分辨率彩色像片,为监测冰川变化保存了重要资料。

远眺Langtang Lirung冰川

筑梦喜马拉雅南麓, 科考有望结硕果

  半干旱山区Langtang地表通量系统观测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与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在尼泊尔境内已建成的南部平原Simara地表通量系统观测站和中部加德满都盆地地表通量系统观测站一道构成了研究印度季风推进过程的陆气相互作用观测对比平台。该观测平台纵跨尼泊尔南北向约200公里的断面,可初步开展印度季风迎风坡喜马拉山脉南麓典型下垫面的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研究任务,获得半干旱荒漠区典型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并可与已建成的通量观测站进行印度季风爆发、中断、结束进程下不同下垫面能量与水分变化分析。

  

  若辅以该国长期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可有效分析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长时间序列的地表水分循环特征,为诠释南亚通道南端大气边界层结构和陆面过程参数的异同、改进陆面模式参数、卫星定标反演等提供有效可靠的实时观测数据验证基础,同时为推动我国青藏高原边界层气象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