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喜马拉雅沉睡的冰川

发布日期:2004-10-04 来源: 字体:[ ]

———中美联合西藏冰川科学探险考察剪影

 

1

 

    中美联合冰川科考队一行20余人,乘7部考察车,于8月14日从拉萨出发,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喜马拉雅山冰川科考行动,整个科考行程超过3000公里。

    科考队沿着喜马拉雅山北麓向青藏高原西部的阿里地区行进,对包括珠峰冰川在内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冰川进行探险考察,并重点对西喜马拉雅山地区最大的冰川———海拔7694米的纳木那尼峰的主冰川(图1)进行了大规模的科考。

    纳木那尼峰是西藏西部的最高峰,雄伟的雪峰在云雾中直插天际,绵延的山体像伸出的臂膀一样把著名的“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揽在怀中,山湖相映,璀璨夺目,给人无限遐想。由于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对纳木那尼冰川的研究一直无人涉及,这个地区的环境气候记录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此次科考改变了这个历史,也是人类第一次对该地区的冰川进行系统性的考察。

    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研究员说,纳木那尼有6条山脊,沿着山脊两侧分布着178条冰川,面积399平方公里。考察发现,纳木那尼主冰川的厚度超过200米,是我国目前已探测到的最厚的山谷冰川。考察过程中,科考队开展了冰川物质平衡、冰川气象、冰川水文和高山大气化学观测及第四纪考察等研究。

    天地为伴

    科考之苦,在天地之间;科考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