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首期科研仪器装备论证会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04-07-26 来源: 字体:[ ]

郑度院士主持会议

2004721日,由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和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联合组织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首期科研仪器装备论证会”在京顺利召开。论证会由综合计划局许平副局长和资环局范蔚铭副局长共同主持。共邀请了来自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测试中心等7家科研机构的18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青藏高原研究所首期将要装备的野外监测台站仪器和实验室室内分析仪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十八位评审专家为:地球动力学方向:滕吉文 钟大赉 邓起东 郑天愉 刘福田 张宏福 叶凯;环境与地表过程:郑度 王苏民 于贵瑞 张青松 谢孟峡;大气过程: 吴国雄 高登义 胡非 张宏升 王跃思 陈家宜。评审组组长为郑度院士,副组长:滕吉文  高登义。院综合计划局装备处田东生处长,院资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周少平处长出席会议。 

专家论证会现场

姚檀栋所长首先做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首期科研仪器装备方案”总报告,报告分为首期装备的必要性,科研目标,观测项目,经费来源及运行方式、人员配置等五大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青藏高原研究所将在纳木错、定日、林芝建立三个野外监测台站和在北京部设立地球动力学实验室和环境与大气实验室的规划。总报告后我所赵俊猛研究员、康世昌研究员、马耀明研究员分别作了“地球物理台站装备方案”,“环境与地表过程装备方案”,“大气过程装备方案”三个野外监测台站的分报告。丁林研究员和徐柏青副研究员作了“地球动力学实验室装备方案”和“环境与过程实验室装备方案”。

报告结束后,各位评审专家先首先进行了集体论证。各位评审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整体的科学目标定位准确,学科方向设置合理,对研究所的首期装备非常必要,整体装备方案设计合理,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和人员到位情况良好,已经达到了进行首期装备的条件。同时,评委们就野外台站的地权问题,技术队伍建设,实验室常规仪器的装备,建野外台站所需的基建费用,以及和院内外研究团体的合作共享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姚檀栋所长随后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评委的提问。

集中讨论后,会议分为地球动力学组、环境与过程组和大气组进行评议。评委们从装备应用学科的科学意义,学术团队的创新、先进性,团队结构,技术队伍科研水平,设备选型、配置的合理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以及设备安装、运行条件、运行经费的落实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审,提交了评审表。会议结束后,院综合计划局对评委的打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对以上各项评议内容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计划局许平副局长、资环局范蔚铭副局长出席会议

会议结束前,许平局长对评审会进行了总结,首先感谢各位评委对此装备计划的认真评议,感谢各位评委给出的良好建议,表示院综合计划局和资环局将综合考虑各位评审专家的意见,尽快启动青藏高原研究所的装备计划,为中科院在青藏高原的研究开创一个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