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加强气候未来变化研究
科学时报
地球气温骤降,暴风雪呼啸而来,第二次冰河世纪来临,人类陷入了灾难……灾难片《后天》中描述的情景虽然骇人听闻,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中一些场景都有相当科学依据,这个灾难完全有可能发生。在由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举行的上海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局的丁一汇研究员作了《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的报告。他表示,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后天》中温盐环流关闭的情景在百年之后有可能出现。
据丁一汇介绍,未来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预计上升
“一旦环流停止,北欧的温度将比现在降低
据了解,温盐环流是对全球气候系统能量平衡至关重要的一个“调节器”。在“调节器开关”打开的时候,它就像一条热能传送带,将赤道地区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往北大西洋,并从北边带回冰冷的北大西洋深层海水。“调节器”一旦关闭,北半球气温将骤降并逐渐进入冰期。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温盐环流关闭”开展了相关研究。丁一汇透露,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在之后100年内,虽然温盐环流变得越来越“衰弱”,但还不至于完全关闭。但专家也表示,这种潜在的威胁正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人类继续超负荷地开发地球资源,加剧这种增暖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那么温盐环流的关闭可能会提前到来,而那时就是全人类的灾难。
在谈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时,丁一汇介绍说,“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农业可能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许多地区作物减产。中国农业将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产量波动可能增大——减产5%~10%;布局和结构将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改变;成本和投资将增加——肥料、杀虫和除草剂增加。
“和全球一样,中国气候与环境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变化。所以应关注和应对气候变化,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丁一汇研究员建议政府和科学家重视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加大对短期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的研发力度,推行国家目标明确的“业务科研一体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