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所与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夏河人研究成果推介暨专家咨询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9-06-18 来源: 字体:[ ]

  2019年5月2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陈发虎院士领衔的团队关于“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围绕在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发现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展开,该化石是目前除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首次从考古学上验证了此前只发现于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曾在东亚广泛分布的推测,并将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最早时间从距今4万年前推早至距今16万年前,揭示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对高海拔环境适应的悠久历史。

  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发表后,在丹尼索瓦人、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中国古人类演化等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该成果的影响,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化石出土地——白石崖溶洞的发掘和研究工作,6月14日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夏河县委县政府联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共同承办了“夏河人研究成果推介会暨专家咨询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得到了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并邀请了国内古人类学界和旧石器考古学界的权威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研讨。

  青藏高原所所长陈发虎、党委书记董伟锋,兰州大学副校长潘保田,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夏河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社江研究员以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多家单位的考古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近十家国内知名媒体也应邀参加此次会议。

  陈发虎院士作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研究思考”报告,在人类演化的大背景下讲述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历史,详细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成果,提出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一系列需待解决的科研问题,未来应将研究视角从青藏高原东北部扩展到整个青藏高原。他的报告对将来开展生存环境变化和人类适应提出了科学思路,他也对参加研讨会的青年科研人员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青年科研工作者能够开拓创新,在青藏高原环境演变和古人类适应方面产出更大更好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兰州大学张东菊副教授对夏河人研究历程、研究成果以及白石崖溶洞发掘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会议现场还展示了夏河人化石及白石崖溶洞2018年发掘出土的部分石器和动物骨骼标本,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夏河人化石和石器及动物骨骼标本进行讨论。

  会议期间由陈发虎院士带队,与会专家一同前往化石发掘地夏河县白石崖进行了实地考察,新华社和央视等媒体在现场采访了陈发虎院士,陈院士说:“我们这次的成果就是发现了夏河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简称夏河人。它的发现对理解整个中华民族、理解藏族的起源,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深入发掘,努力将夏河白石崖打造成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考古遗址,同时,为推动甘南地区人文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会议不仅仅是围绕夏河人成果开展学术讨论,更是一场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与会专家关于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研究最新进展的报告,从最新的青藏科考成果到现代人起源研究,将会议讨论视角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夏河地区扩展到整个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中国,为目前国际热点问题——现代人起源问题提供讨论平台,也为夏河人研究工作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再次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16万年前的下颌骨化石

陈发虎院士作学术报告

研讨会现场

媒体现场采访

野外考察和现场讲解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