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改革开放40年来40项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包括15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成果,10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成果。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入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对于研究地球与生命演化、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我国最具特色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在世界自然科学考察历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科学事业,不但是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根本性问题,而且关乎周边地区人类生存与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青藏高原研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范式,被称为“青藏效应”。
在20世纪60年代珠穆朗玛峰等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1973-1980年,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联合全国近80个单位的上千名专家,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填补了青藏高原研究空白,确立了我国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也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后,中科院相关单位陆续组织开展了横断山(1981-1986年)、喀喇昆仑山—昆仑山(1987-1992年)、可可西里(1989-1990年、2005年)、珠穆朗玛峰(2005年)、西昆仑古里雅冰帽(2015年)等多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
第一次青藏科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相关成果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刘东生院士、叶笃正院士、吴征镒院士等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姚檀栋院士获“维加奖”。
2017年8月,青藏高原所牵头发起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明了“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战略,为新时代青藏高原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通过长期大尺度定位监测和大规模系统深入调查,创新考察研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2018年8月,第二次青藏科考首期成果在启动一周年之际发布,具体科学发现和科学对策包括揭开喜马拉雅造山带差异隆升历史,提出“走出西藏”和“高原枢纽”共存的生物演化模式;发现气候变暖变湿引起亚洲水塔的加速液化和失衡伴生新灾巨灾频发;发现生态系统总体趋好和潜在风险并存;提出色林错国家公园建设科学方案及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建议。
第二次青藏科考将致力于揭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环境变化机理,优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出亚洲水塔与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和绿色发展途径的科学方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