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存环境调查科考分队第一阶段野外工作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18-12-03 来源: 字体:[ ]

  2018年11月30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存环境调查”科考分队第一阶段野外工作圆满结束。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西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十余家单位的35名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组成了本次科考分队,对藏东南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野外工作。

  此次考察内容主要围绕着人类活动遗迹调查、古堰塞湖及溃坝洪水调查、湖泊钻探、门巴珞巴聚落调查和墨脱县农牧业现状调查这五个方面展开。

  人类活动遗迹调查组先后对拉萨河、雅砻河、尼洋河及雅鲁藏布流域等以往发现的地表石器采集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共调查人类活动遗迹点40处,确定了24处遗迹点的文化层并采集到了人类活动遗物标本及样品,包括大量陶片、石制品、炭屑、动物骨骼及人骨;并在16处遗迹点上采集了浮选土样,18处遗迹点留取植硅体土样,以便通过后续室内实验分析获得人类对植物资源利用的信息。科考新发现5处人类活动遗迹点,其中,林芝立定村地点的发现,将填补藏东南区域人类早期活动历史,可能对重建高原文明演化提供有效实证。

  地貌组与人类活动遗迹调查组一起考察了人类活动遗迹点所处的冰川以及河湖地貌,并重点围绕遗址点的地貌和沉积进行GPS测量、沉积分析和年代样品的采集,共采集光释光与14C年代学样品约60个,为后期古堰塞湖-堰塞坝-洪水堆积的沉积体系的精细划分,恢复古地理、古环境,分析人-地相互关系的演化打下坚实基础。

  湖泊组首先利用浅剖仪和测深仪分别对基础水文资料较为空白的巴松措和措木及日湖进行了湖底沉积层扫描和水深测量,获得了湖泊沉积物特征和湖泊水深图,在此基础上获取了巴松措重力钻岩芯1根、水样剖面1套、表层水样6个,措木及日湖重力钻岩芯2根、水样剖面1套、水样5个,然乌湖重力钻岩芯5根、表层水样6个。所获岩芯是重建藏东南地区近几百年温度、季风降水变化的重要素材,也是研究藏东南地区水热格局变化与古人类农牧业社会关系的基础资料。

  农牧业组对藏东南墨脱县7个乡镇、12个行政村(包括5个边境村)的农牧业情况进行考察,内容包括农牧业人口经济、原始的刀耕火种农耕文化、以亚热带水果和墨脱高山有机茶为代表的林果业特色产业。同时分层(0―40cm)采集了传统玉米种植地、水稻田(>100年)、高山有机茶园以及香蕉林地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共计12块样地)下土壤容重、水分、有机碳样品144份,并对不同土地利用下耕地质量、区域有机碳储量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价墨脱县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农牧组的考察为古代农牧业传播通道及路线的探索研究提供尽可能多的现代过程信息;同时通过与印控区农牧业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能够为国家边境小康示范村项目建设、边境发展战略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门珞文化组深入山南市的错那县、隆子县,林芝市的墨脱县、察隅县进行调查,对四县的社会形态和民族关系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重点关注民族迁移问题、民族宗教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情况,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拓展了我国少数民族关系研究的新内涵。

  本次野外考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人类活动历史与环境效应”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理解藏东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情况,认识该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演变,填补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空白具有重要意义。野外工作中,各单位队员通力合作,团结互助,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下一步,分队将对各组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和分析,继续深入研究藏东南雅江流域古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野外工作

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