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是人类认识地球的新视野,也是解决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问题的新出路。目前,以表层系统为主要对象的全球变化研究、以深部系统为主要对象的地球动力学研究被认为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典范。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必须从关键区域入手,青藏高原正是同时理解地球深部和表层系统演化与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区。
地球深部过程引发了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地表大幅度隆升,形成平均海拔达4500 m的青藏高原,并导致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这个巨大的高原通过风化剥蚀可能对碳循环和海陆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地表过程变化引起高原本身的环境变化并产生不同尺度的多重效应,制约着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建设的方向。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将通过一系列特邀报告、分组讨论、学术论坛等,旨在拓宽基于青藏高原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领域,提高青藏高原研究的基础理论水平,深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环境变化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等。
一、会议主题: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二、会议时间:2011年11月21日—24日(11月20日报到)
三、会议地点:海南省三亚市
四、会议组织机构
1、学术指导委员会
主席:孙鸿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 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九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国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新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吉均(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
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土资源部)
肖序常(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
郑 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郑绵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钟大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
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滕吉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 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会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孙 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吴福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宋长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副主任、研究员)
张人禾(中国气象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崔 鹏(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潘保田(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2、大会主席
主 席:姚檀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3、大会秘书处
朱立平(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
丁 林(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张镱锂(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陈远生(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徐柏青(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五、会议主要安排
1、开幕式、第八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颁奖
2、特邀大会报告
3、分组学术报告
4、专题学术讨论
5、青年科学论坛
6、会后参观考察
六、会议报名
报名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于2011年8月31日前填写注册表,并提交到会议秘书处(见会议联系方式),以便获得会议筹办过程的进一步信息和相关要求。
七、会议手册与论文摘要
为便于与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秘书处将于会前编辑会议手册和论文摘要。凡拟进行学术报告的人员请于会前准备学术论文摘要(限800-1000字)。论文摘要电子版请于2011年9月30日前提交给会议秘书处(联系方式同上)。
八、会议食宿
与会人员食宿自理。由于会议期间海南三亚进入旅游旺季,住宿紧张,会议将为与会人员联系食宿,并根据报名情况为与会人员提供一定补贴,具体食宿标准将在会议二号通知中公布,并要求参会者在2011年10月31前给予确认。
九、实地考察
会后将组织参观中国科学院在三亚的观测研究基地,考察海岸地貌、热带自然景观等,费用待定。
十、会议收费
会议收取注册费,以支付会议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会议室租用和其他费用等。为便于管理,注册费中涵盖自报到日至会议结束日的会议用餐,但不包括住宿费和其他额外费用。具体收费标准如下(人民币元):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会员
非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会员
注册费
一般参会者
800
1000
学生参会者
(不含博士后)
500
住宿费
待定
参观考察费
待定
十一、会议信息与联系方法
会议发布一号通知、二号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网页(http://www.cstp.org.cn)公布相关信息与广大与会者联系。与会者可以在报名和投稿有效期内,下载相关表格,并按照要求办理报名手续。
联系方式为: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邮政编码:100101
电 话:010-64889819(宁建贞),010-62849386(朱立平)
传 真:010-64889769
电子信箱:qingzang@igsnrr.ac.cn;lpzhu@itpcas.ac.cn
重要日期: 2011年8月31日,第一轮通知报名截止
2011年9月30日,论文摘要接收截止
2011年10月31日,第二轮通知食宿确认截止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201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