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海南三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1-12-19 来源: 字体:[ ]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于11月29-30日在海南三亚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来自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研究院所,中国气象局所属研究和管理机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有关高校,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科研和管理单位的15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11月29日,会议开幕式在三亚力合度假酒店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李吉均、郑度、秦大河,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副理事长成升魁、侯增谦、潘保田、张人和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姚檀栋院士主持。

开幕式上,李吉均院士深情地回忆了1977年在山东威海召开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成果的总结会议,认为在青藏高原这样艰苦的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之后,在气候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工作总结和成果交流,对于产出高水平的成果大有裨益。郑度院士在致辞中强调了学科交叉和互动对于提升青藏高原研究的重要性,并对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团结协作表示由衷的高兴。“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孙鸿烈院士宣读了“关于授予白军红等10位同志‘第八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的决定”,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白军红、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陈赟、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段安民、成都地质矿产所付修根、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所乜贞、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石宏、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王志、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邬光剑、云南师范大学周智生、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所卓嘎获此殊荣。颁奖典礼后,获奖代表王志代表全体获奖者发表了感言。

受本届大会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科院院士秦大河研究员作了关于IPCC最新进展的特邀报告,强调了地球表面温度正在升高的事实,指出了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显著联系,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中科学家应该正视的问题与担负的责任。

在全体大会上,中国气象科学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所长侯增谦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所崔鹏研究员、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沙金庚研究员、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潘保田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鹿化煜教授、中科院地球环境所所长刘晓东研究员、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副所长马耀明研究员、中科院青海盐湖所赖忠平研究员、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王宁练研究员、云南大学亚洲河流中心主任何大明教授、四川大学唐亚教授分别进行了“JICA/Tibet项目成果综述”、“碰撞带斑岩铜矿—壳/幔相互作用产物”、“中国西部固着蛤的分布模式及其构造和潜在的油藏预测意义”、“西藏冰湖溃决泥石流”、“黄河中游形成过程与青藏高原隆升”、“晚新生代全球变冷驱动亚洲中部阶段性变干的新证据”、“基于模型研究的青藏高原隆升形式和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区域分异”、“青藏高原复杂地表区域能量通量和蒸发(散)量确定研究”、“‘大湖期’年代—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喜马拉雅山达索普冰芯尘埃记录研究”、“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规律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机制”、“青藏高原东南缘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学术报告。

11月30日,大会进行了分组专题学术报告与讨论。在两个会场共分8个专题组,进行了4个主旨报告和50个分组报告。内容分别涉及高原地质结构、地质灾害、地气过程、大气环境、冰川-湖泊现代过程、古气候重建、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与控制实验、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对策措施等方面。本次会议上,从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演化与隆起过程,到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的时空分布,再到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等领域,均明显地具有多学科、多手段、多方法的研究特点,体现了开展圈层相互作用研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和地表过程及其对资源形成、环境变化和灾害过程与适应对策方面的重要作用。

12月1-2日,会议组织了会后考察。与会人员在天涯海角、三亚南山等地考察了海岸地貌,在亚龙湾考察了热带森林生态景观等。在自然环境考察的同时,也欣赏了热带海岛和山地风光。


姚檀栋院士主持大会开幕式

 

        孙鸿烈院士宣读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获奖决定       秦大河院士进行特邀报告


第八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颁奖现场


与会全体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