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青藏高原研究平台建设 服务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08-09-16 来源: 字体:[ ]

丁仲礼副院长一行赴西藏考察调研

   2008年9月7日-13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率队赴西藏进行调研,期间考察了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西藏大学及西藏科技厅等单位,并与西藏自治区领导进行了座谈,就院区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陪同调研的人员有: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办公厅主任蒋协助、基建局局长孔繁文、院地局副局长孙殿义和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书记高星等。

   9月8日,考察组一行视察了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该站于2006年建成运行,是青藏高原研究所首批建立的野外台站之一,站区占地总面积30亩。藏东南站的总体科学目标是通过监测水热组分在山地地区传输过程以及对地表景观的影响,为全球变化条件下山地垂直带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提供一流和完善的基础数据,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经过2005-2006年的努力工作,该站完成了高山林线、冰川-湖泊相互作用、大气边界层和其他相关内容的观测设施建设,建成了站部科研、生活和实验用房以及观测场地。经过2006-2008年的观测和试验,在全站和相关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各类观测设施运行维护良好,获得全面的观测数据,部分成果已经显示出在科研和济社会发展领域的明显效益。丁仲礼在听取了站长朱立平研究员的汇报后强调,台站建设要坚持长期观测,抓住核心科学问题,完善观测仪器装备,在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同时,切实为地方发展服务。


丁院长一行视察藏东南高山环境站

   9月9日,考察组一行视察了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该站由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于1993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县建成,现为我院在西藏的国家级台站之一,由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和西藏军区共同资助下的军民共建单位。该站专门从事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的高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生态试验站,主要研究领域是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高原主要类型生态系统土壤-植物-大气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高原主要类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产力及其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土地承载力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丁仲礼在听取了站长张宪州研究员的汇报后指出,台站建设要切实结合地方实际需求,认真做好规划研究,为地方政策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丁院长一行视察拉萨生态试验站

   9月10日,丁院长一行来到了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视察调研,接见了拉萨部基建验收组的同志们,并听取了青藏所高星书记就拉萨部建设的简要汇报。院领导先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孔繁文局长充分肯定了拉萨部的建设工作,指出拉萨部建设为青藏高原观测研究提供了坚实平台,并向院领导指导验收工作表示了感谢。蒋协助主任高度肯定了青藏所同志们在高原艰苦环境中开展了出色工作,并对同志们的奉献精神表达了钦佩之情。他说拉萨部的建设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了宽广平台,必将为专业学科发展、地方服务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更加关注野外台站的建设工作,更加支持坚持在高原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曹效业指出青藏所的建立是院党组做出的重大决定。青藏高原研究独具特色和优势,科学家们做了大量工作。他说,作为新建研究所,青藏所在创新二期中以建设发展为主,要力争在2010年向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回报西藏和全国人民的厚爱。丁仲礼强调了青藏所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说,青藏高原研究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高原隆升、环境变化和现代过程等研究。青藏所的成立有利于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的发展,并在国际上取得发言权。青藏所成立以来,经过五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主要表现在建设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获得了围绕重大创新贡献领域的项目群、搭建起了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开展了实质性国际合作、取得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等等。建所之初,大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上。在此基础上,我们现在应该把科学研究和满足地方需求相结合,努力服务于西藏地方发展。院党组原则同意了青藏所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和举措,并将在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开展工作。同时,要确保增加并培养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一方面可以直接培养西藏本土人才,另一方面是吸引地方科技人才到中科院学习、深造。另外,青藏高原野外观测研究平台不仅是积累宝贵科学数据的平台,更是实现服务地方的综合平台。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积极支持研究所的各项建设工作,努力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丁院长一行视察拉萨部园区


丁院长一行视察拉萨部实验室

   9月11日,丁仲礼副院长一行举行座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科技厅、发改委、旅游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议。


丁院长与西藏自治区座谈

   座谈期间,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作的《青藏高原研究所主要工作进展及未来发展战略》等汇报得到了双方领导的充分肯定。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立,为院区科技合作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为自治区的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科技支撑。西藏大的科研项目、规划、咨询、决策等都离不开中科院的帮助。与此同时,西藏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矿产资源、水资源、人文资源、生物资源等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生态环境也需要通过科技手段进行保护。而西藏的人才缺乏,“高、精、尖”的科技人才更是不足,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他希望双方应该依托现有平台,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在涉及西藏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领域上加强合作,为西藏培养更多的本地科研人才。他同时还表示,西藏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科院在西藏开展工作。

   丁仲礼代表中科院感谢西藏人民的厚爱,感谢西藏自治区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对科研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在服务地方方面,他强调中科院将通过青藏高原研究所这个平台强化为西藏地方服务。中科院非常关注青藏高原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并重点强调了“创新为民,科技服务社会”的责任。我院当前开展的科学研究已经不是完全局限于象牙塔式的研究,已经在向服务地方转移,尤其是与西部地区的合作更加密切,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立是这一合作的良好平台。回顾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设历史,建所之初院党组提出了“高水平、国际化”的建设目标。2008年9月5日,院党组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青藏所服务西藏地方的发展战略和相关举措,将依托国家级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建设,分别在资源研究、生态环境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直接或间接服务西藏地方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必将会对于西藏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将通过项目实施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他要求中科院在藏的工作人员在院地合作中要把“讲究实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结合西藏实际,研究地方需求,依托青藏所平台,组织联合全院力量开展工作,真正体现科技为社会服务,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人才援藏方面,他指出要从长远发展出发,立足于培养西藏本土人才。他表示,中科院将加大在西藏的工作力度,力争在“科技援藏、知识援藏、人才援藏”上取得新突破,不遗余力地为西藏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

   9月13日,丁仲礼不顾高原缺氧及野外长途跋涉造成的高原反应,亲赴西藏大学为师生作了《自然背景下的气候变化》的学术报告。他从地质构造尺度、地球轨道尺度和短时间尺度等自然变化的三个时间尺度论述了气候变化的特征,提出了全球气候变暖理论的一些不确定性问题,并回答了气候变化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丁院长的报告深入浅出,不但使藏大师生们聆听了一场科技大师报告,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奉献科学的热情。


丁院长赴西藏大学作报告


丁院长赴西藏大学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