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温度关系是理解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历史观测数据表明,青藏高原地表和空气温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地表植被呈现显著的变绿趋势。然而,在系统地理解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的植被-温度关系上仍存在不足。在青藏高原不同气温变暖阶段,年度和季节尺度下植被响应的差异如何?年度和季节尺度下植被与地表温度的变化及植被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差异如何?这些科学问题尚未解决。
综合运用站点监测数据及GIMMS和MODIS等卫星遥感数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系统地评估了青藏高原两个变暖阶段植被、空气和地表温度时空模式的年度与季节尺度差异,讨论了植被对地表温度影响的时间尺度差异。研究人员发现:(1)青藏高原植被在第二变暖阶段变绿面积更为显著,对气温也更加敏感;(2)植被和地表温度变化趋势及变化显著面积出现时间皆不同步,植被对地表温度的正负贡献因季节而变;(3)对于青藏高原气温突变而言,所有时间尺度的突变点发生在1994-1998年间;(4)自2000年以来,MODIS数据比GIMMS数据显示,植被变绿趋势和面积显著,最显著的植被变绿出现在第二变暖阶段(1994~2013)的春季和秋季;(5)植被变化趋势最显著和面积波动最大的时间尺度分别是春季和冬季,地表温度变化趋势最显著和面积波动最大的时间尺度均为秋季;(6)植被对地表温度的显著负面贡献发生在年度和秋季,显著正面贡献发生在春季;(7)MODIS数据在检测植被变化上可能更为可靠,青藏高原西北部裸土覆被的变化对估算整体植被趋势更为敏感。
研究人员系统地揭示了年度和季节尺度下青藏高原植被、空气和地表温度的时空格局差异,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气候要素的时间尺度演变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日,该研究以“Annual and Seasonal Trends of Vegetation Responses and Feedback to Temperatur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since the 1980s” 为题发表在《Remote Sensing》。我所马耀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博士生王方方为第一作者。本研究获得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QZKK01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610,91837208)等资助。
图1 研究区及观测站点
图2 植被和气温的年度趋势。基于GIMMS数据的1982-2013年NDVI和气温趋势(a);基于MK方法的气温断点检测(b)。在(b)中,灰色虚线表示检测到的温度断点,UF和UB分别表示前向序列和后向序列的统计量;基于GIMMS数据的第一增温阶段NDVI趋势(c)和显著变化区域(d);基于GIMMS数据的第二增温阶段NDVI趋势(e)和显著变化区域(f)。
图3 基于 2000~2021年MODIS 数据的年度和季节趋势。(a)~(e)分别表示2000-2021年年度、春、夏、秋和冬季的NDVI趋势;(f)~(j)分别表示2000-2021年年度、春、夏、秋和冬季的NDVI趋势,p <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