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R:伞顶盖遗址研究揭示中国南方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的区域性和复杂性

发布日期:2022-11-25 来源: 字体:[ ]

  现代人起源、演化及其全球性扩散,一直是学界关注并探讨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年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兴起,科研人员在研究现代人扩散的具体机制与过程,尤其是现代人与不同区域本土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对中国地区的现代人起源研究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在广西、湖南等地的洞穴遗址中发现晚更新世早期的现代人化石,引起学界对南方现代人起源研究新的讨论和思考。但是,在旧石器考古方面,学者们对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仍受到传统观点影响,即认为南方地区在更新世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流行以简单、粗放的大型砾石石器为主的技术体系。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以及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科研人员正逐渐揭开我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多样和复杂面貌,极大丰富了对南方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演化的认识。 

  20172019年,科研人员对湖南澧水流域的伞顶盖遗址进行系统发掘。该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是一处河流阶地型旷野遗址。遗址文化层厚度近2米,可细分为4个层位:第1层为耕土层;第2和第3层为均质红土层,分别相当于上文化层和中文化层;第4层为网纹红土层,相当于下文化层。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古人类占据伞顶盖遗址的时间从距今约9.6万年开始,持续至距今约1.3万年。地层特征及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常量地球化学元素和微形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伞顶盖遗址文化层堆积以近源的风成作用为主,总体上表现出风化强度高、偏暖湿的气候环境背景。另外,从石制品分布密度来看,人类活动强度在第2层(距今约3万年以来)有较为明显的降低趋势。  

  石制品技术分析显示,伞顶盖遗址中、下文化层(即第34层,距今约9.6-3万年)同时存在两套不同的技术操作序列:采用粗颗粒石英砂岩原料,生产大石片毛坯和手斧类大型工具的技术序列;采用隐晶质燧石原料,生产小型石片和小型石片石器的技术序列。前者表现出典型的阿舍利技术特征,即具备系统的大石片剥取技术以及有目的的大型工具修型技术,但这些产品在石制品组合中的比例明显偏低。后者以单面向心剥片石核、较高比例的使用石片以及各种类型的小型石片石器为特色,在石制品组合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单面向心剥片石核的一面为带有凸度的自然砾石面,另一面为向心剥片的工作面,两个面多呈现不对称的空间几何形态,指示当地古人类在打制石器时,有一定程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相较于中、下文化层,伞顶盖遗址上文化层(第2层,距今约3-1.3万年)的石英砂岩比例有所减少,燧石比例更高(79.4%);同时,手斧类大型工具完全被小型石片石器取代。整体来看,伞顶盖遗址从下至上的石器技术尽管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但这些变化并非根本性的革新,更多体现出的是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伞顶盖遗址石器技术的历时性发展模式,很可能指示了当地人群连续性的发展和演化。  

  从宏观的区域视角来看,伞顶盖遗址所在的澧水流域(长江中游支流),在中更新世阶段表现为典型的阿舍利技术面貌(以虎爪山遗址为代表)。比如,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砂岩和石英岩等粗颗粒原料为主,缺少对燧石等优质硅质岩类的偏好和利用;大石片和手斧类工具是石制品组合中的主要类型。到晚更新世早期(以伞顶盖、乌鸦山遗址为代表),阿舍利技术产品仍然存在,但其比例已经显著降低;同时,出现对优质燧石原料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用以生产各种类型的小型工具,如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石钻和尖状器等。而到了晚更新世晚期,手斧类大型工具在该区域普遍消失,前期存在的小型工具开始全面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晚更新世晚期,澧水流域出现了一种细小石片石器工业(以十里岗遗址为代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更加青睐远距离获取的黑色燧石原料;石制品尺寸更加细小;砸击法剥片技术有更多的利用;出现琢背器等新的工具类型;同时,赭石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遗存开始出现。总体来看,这一细小石片石器工业很可能反映了新的技术人群的出现,并且这一人群在文化上表现出更多的现代性。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科研人员建立起澧水流域中-晚更新世以来较为完整的石器技术演化脉络,并首次从区域性视角揭示了阿舍利技术消失的过程,以及晚更新世晚期阶段可能存在不同技术人群的现象。该技术演化模式不仅有别于中国北方地区,即使在中国南方,也与岭南、西南云贵高原等地区有所差异,显示出独特的区域性特征。作者相信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学者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境内不同地区旧石器技术发展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进而深入理解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人群的发展和演化,尤其是现代人在中国的兴起过程。  

  上述研究成果以“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in central South China: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at Sandinggai”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第四纪科学评论)上。我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李浩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主要合作者包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意愿副研究员、临沂大学于禄鹏教授、汕头大学涂华副教授、西北大学张玉柱副教授,以及来自美国和南非的国际合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研究中心(41988101)、中科院战略性先导B类专项(XDB26000000)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文章信息:Li, H.*; Li, Y.Y.*; Yu, L.P.*; Tu, H.; Zhang, Y.Z.; Sumner, A.; Kuman, K.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in central South China: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at Sandinggai.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22, 298, 107850.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quascirev.2022.107850 

1 湖南伞顶盖遗址地理位置、地貌信息 

A)研究区域地理位置,橘黄色圆圈指示发现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南方洞穴遗址,橘黄色方框指示发现阿舍利技术遗存的区域(DRR=丹江口库区);(B)澧水流域重要旧石器遗址的分布;(C)伞顶盖遗址三维地貌模型;(D)伞顶盖遗址发掘探方分布情况 

2 伞顶盖遗址地层、取样及石制品分布信息 

AB)遗址地层及取样情况;(C)石制品剖面分布图;(DE)遗址发掘平面图 

 

3 伞顶盖遗址出土的燧石原料石核 

A-G)单面向心剥片石核;(H)单面单向剥片石核;(G)砸击石核 

4 伞顶盖遗址出土的石英砂岩原料大型工具 

A)手斧;(B)大型石刀;(CD)手镐 

  

5 澧水流域石器技术发展和演化脉络 

A)来自北极格陵兰岛的晚更新世气候变化记录;(B)来自中国三宝洞、葫芦洞石笋的晚更新世气候变化记录;(C)澧水流域代表性旧石器遗址及其年代范围;(D)虎爪山遗址发现的阿舍利大型工具;(E)伞顶盖遗址出土的阿舍利大型工具及小型石核-石片产品;(F)十里岗遗址出土的细小化石制品组合(虚线方框内为琢背器)和红色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