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中心初步建成墨脱垂直气候观测体系

发布日期:2019-10-24 来源: 字体:[ ]
  墨脱及周边地区拥有中国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同时也是印度季风水汽进入高原的大通道,是我国海洋性冰川的发育中心。然而,由于地质灾害频发,道路经常受阻,该区域一直缺乏完整的沿海拔梯度的气候观测体系,极大阻碍了对该地区大气、水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过程、灾害过程、冰川变化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近期,中科院墨脱中心全力推进墨脱垂直气候观测体系的建设事宜,拟统筹我所在墨脱地区已有气象观测站,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加密观测,最终形成海拔总跨度近3400米(海拔800-4300米)、平均海拔间隔约300米的垂直气候观测体系。整个观测体系由17套自动气象站构成,包括9个全要素基本站、4个常规要素气象站和4个森林小气候观测站。2019年10月10日至22日,秉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墨脱中心副主任张林、特聘研究员纪明波带领中心科研骨干张继峰、郭晓玉和观测主管赵旺林等克服重重困难,新架设自动气象站6套,结合前期已布设的台站,初步建成墨脱中心垂直气候观测体系。
  此次架设的自动气象站位于嘎隆拉山口(海拔4300米)与墨脱中心(海拔820米)之间,直线距离约60公里,海拔落差达3480米。区域内地形极其复杂,遍布滑坡、塌方、泥石流、落石、雪崩、冰崩、水毁等各种地质灾害,多重地质灾害频发直接导致进入墨脱的扎墨公路成为史上最难修的公路。该公路于1975年动工,修建数十年,1993年9月25日第一次通车,这使得墨脱县成为中国最后一个通车的县,1995年以后实行分季节、分路段临时性通行,每年只能通车4个月。除了交通难题,墨脱低海拔地区的原始森林中,蚂蟥、毒虫、毒蛇、孟加拉虎、熊、豹等野生动物较为丰富,这也对墨脱中心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此次野外工作难度最大的部分是位于嘎隆山上的海拔4150米和3820米的两个位置的自动气象站架设。山上的道路已废弃多年,多年无人通行,走在上面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荒凉之感。路面狭窄,绝大部分仅容单车通行,部分路段积雪较厚,而且由于崩塌滑坡等灾害频发,该路段有十几处被崩塌的巨石阻断。墨脱中心工作人员首先充当修路工人的角色,在三位藏族同胞的协助下,一起打通了上山的道路,确保气象观测站设备能顺利运到海拔4150米的仪器架设位置。海拔4150米至3820米路段的崩塌巨石太多,无法用人力清理,只能依靠手抬肩扛的方式,将气象观测仪器搬运到既定位置。时间已是深秋,嘎隆山上气候寒冷,中心工作人员经常需要顶着冰雹和大雪完成道路的清理和仪器的架设。本次野外工作还完成了62K及80K附近的林内气象站架设,科考队员需要扛着仪器在没有道路、沼泽遍布的原始森林中穿行数百米,而且还要随时警惕蚂蟥和毒蛇等动物的攻击。
  最终,历时十余天,墨脱中心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此次自动气象站架设任务,初步实现了墨脱垂直气候观测体系的建设目标。该观测体系的建成,将明晰喜马拉雅山东段水热等环境因子随水汽通道和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为厘清印度季风影响下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气候、生态、水文、冰川、地质灾害等发生过程及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墨脱中心垂直气候梯度观测体系(扎墨沿线)
清理路面崩塌巨石、搬运器材徒步原始森林、通过陡峭的积雪路段
自动气象站照片
墨脱中心工作人员与当地政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