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管理 > 博士招生
202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招生简介
2020-10-1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是中科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研究所实行北京部、拉萨部和昆明部的“一所三部”运行模式,还在加德满都、伊朗、塔吉克建有海外科学中心。在首任所长姚檀栋院士的领导下,青藏高原所坚持“高水平、国际化、重服务”的建所理念,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进入了国际第一方阵。 

  截止2020年9月,研究所有职工337人、研究生340人、在站博士后69人。拥有国际维加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含双聘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各类人才占到研究人员的20%。研究所现有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高寒生态与人类适应和三极观测与大数据4个研究中心,有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和高寒生态3个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拥有7个野外观测台站(中心),分别是纳木错多圈层、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藏东南高山环境、阿里荒漠环境、慕士塔格西风带、那曲高寒气候环境等综合观测研究站和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研究所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相关院校、研究所、业务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多种合作模式,也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简称ANSO)秘书处的挂靠单位。 

  研究所现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第四纪地质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生态学7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在读研究生中留学生66人。设有地理学和地质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60余人。研究所正在主持中科院“丝路环境”A类先导专项、主导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正在推进国家推动的“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其他各类基金项目。近五年来,研究所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的突破,累计发表1500多篇SCI论文,其中在NatureSciencePNAS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 

  2014年,依托研究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成立的卓越创新中心之一,并于201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2017年,由研究所牵头,协调全国力量,联合国际伙伴共同展开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就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门发来贺信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第二次青藏科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8年,科技部组织完成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专项立项论证,研究所汇报了第二青藏科考实施方案,经现场质询和论证,明确了科考定位、目标和10 大任务。2019年,研究所致力于推动“丝路环境”A类先导专项、第二次青藏科考和“三极”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推动建设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长远建设国家实验室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建设“泛第三极环境”平台、拓展研究所发展空间,支撑推动重大成果产出。 

  未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引领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立足青藏,深耕高原。继续秉持和发扬老一辈科研人员的“青藏精神”,紧密围绕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开展研究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争取建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引领青藏高原和第三极研究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所每年博士招生一次(秋季),学制三年,硕博连读五年,均为学术型。攻读博士期间其助学金4050/月左右。研究生参加野外工作可享有150-300/天的补助;此外还可申请国科大和研究所的各类冠名奖学金。 

  2021年度青藏高原所预计招收博士生36名,全部为学术型,其中普通招考生的招收方式为申请-考核制。 

  热忱欢迎愿意深造的有志青年报考青藏高原所!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