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科学考察水汽输送观测网络布设完成
2018-12-10      

  藏东南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来自印度洋的大量水汽通过该通道源源不断的向高原内部输送。青藏高原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确证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重要水汽通道,论证了水汽通道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峡谷孕育了独特的地区藏名族文化,证实了水汽通道上形成的强降水带,水汽通道的水汽输送调和了喜马拉雅山南北自然地理垂直带和自然景观,改变了藏东南雨季的位置和时间分布。但由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下游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经常造成道路阻断,沿扎墨公路一直没有建立沿线连续的气象、气候观测站。墨脱地区是大峡谷的水汽通道主体入口处,是青藏高原最湿润的地区之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水汽通道,该区域内水资源极为丰富,关系到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水资源的发展趋向。当前对于高原南坡的水汽如何进入高原主体仍然存在不同的解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新的科学考察对于“亚洲水塔”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次科学考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依据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在该地区开展了雅鲁藏布河谷水汽输送结构的综合性气象科学考察活动。

  2018年10月8日-14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科考分队长)带领“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科学考察队研究骨干对藏东南的雅鲁藏布、帕隆藏布大峡谷进行了实地考察,部署了沿线各类观测设备,确认了观测设备位置及其总体布局方案。

  2018年10月29日至2018年11月15日,由我所陈学龙副研究员(科考分队执行队长)带队,墨脱气象局索朗局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李茂善研究员、中科院西北院罗斯琼研究员、王欣助理研究员、李照国助理研究员、王作亮工程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胜军研究员、王改利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所的王斌研究员、西安天穷公司朱磊高工、杭州浅海公司的郭臣、安徽四创公司的杜士成、青藏所研究生莱悦、袁令、王玉阳等二十余人参与本次科考,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气象仪器安装及野外考察。考察路线为林芝地区-排龙-波密-墨脱-背崩-西让水汽通道沿线。本次科考联合了中科院青藏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所、武汉暴雨所等单位,在雅鲁藏布江河谷沿线构成了水汽通道及云降水、地气过程点面结合的综合观测网,本次科考以墨脱气象站为多种大型观测设备集成观测基地,并沿峡谷自南向北的不同海拔梯度架设了涡动相关地表能量平衡和辐射平衡观测系统,其中综合观测系统包括1部云雷达、1部微雨雷达、4套测量地气相互作用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3套多通道微波辐射温湿廓线仪、2套GPS水汽观测仪、2套自动气象站和7套雨量桶。

  本科考重点目标是在大峡谷的水汽通道主体入口处--墨脱布设云雷达,云雷达将全天候实时监测水汽通道上空的云结构特征,微雨雷达将实时协同观测空中雨滴结构变化,以研究该地区的云降水物理过程特征。另外沿峡谷布设各类观测系统可为水汽通道上的山谷特殊环境地气能量交换、山谷风、地表热力结构及其对云、降水(降雪)和对流活动影响机理研究提供宝贵的观测数据。

  为了探测水汽通道不同位置的垂直各层风温湿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次科考采用了多台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进行观测,探测水汽通道上空大气三维结构特征,不同位置的垂直各层温湿日变化规律,并可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北水汽分布日变化差异及其成因。该设备观测的温、湿垂直廓线结合地面的辐射、能量平衡观测和大气边界层观测,可研究墨脱大峡谷水汽输送特征和水汽运输机理、山谷地形对河谷上空异常云降水特征的影响。

 

  考察队根据大峡谷的地形特征,在道路能够抵达的水汽通道内布设多个微气象、大气边界层观测站,形成了水汽通道开口、中段和末端的温、湿、风梯度观测。沿雅鲁藏布大峡谷下游地区不同海拔建立了可对比的气象梯度观测,以理解该复杂山谷地区的大气水汽空间分布规律;大峡谷地区典型下垫面的地表能量、辐射平衡和蒸发观测,将用于研究该地区的地表-大气水、热交换和地表辐射平衡的日变化规律,并为模型校正提供观测资料;通过数值模拟揭示该地区水汽输送结构特征,研究山谷尺度水汽输送物理过程及其水汽输送变化。

  为迎战2019年大科考任务,任重道远,科考队将坚守岗位,本次科考布设的所有观测设备将延续一年观测期,还将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数据下载。

  整个科考过程中,面临关键水汽通道上风云变幻的大峡谷内多雨潮湿、滑坡频发、道路泥泞、交通封锁等各种不利因素,科考队员齐心协力,顺利完成本次科考仪器布设任务,为后续研究提供高质量观测数据。本次科考西安兵器工业天穹公司免费赞助了两台价值200万人民币的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同时还受到了墨脱国土局、墨脱气象局、墨脱环保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