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丁林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喜马拉雅山构造结碰撞变形过程”在京召开2015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该项目于2014年批准立项,2015年正式启动实施,旨在揭示从大洋俯冲向大陆俯冲转换的过程、机制及岩浆-变质-变形响应,查明大陆岩石圈的碰撞、俯冲及折返过程,帕米尔及印缅造山带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洋-陆板片俯冲对岩浆源区的贡献及时空变化,以及大陆岩石圈俯冲变形样式及协调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柴育成主任、刘羽处长、项目学术领导小组钟大赉院士、滕吉文院士、李曙光院士、王成善院士、吴福元院士、高锐院士应邀出席会议,各课题负责人、课题成员以及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基金委地学部刘羽处长发言,他肯定了本项目对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重大项目管理上的一些新变化,希望项目学术指导小组为项目把好关,大力促进学术争鸣和创新,为项目的中期评估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负责人丁林研究员就项目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解决方案作了简要介绍,着重汇报了项目启动一年以来所取得的各项研究进展,并介绍了2016年度的研究重点。随后,课题负责人赵俊猛研究员、何玉梅副研究员、范蔚茗研究员、陈意副研究员和丁林研究员分别汇报了各个课题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另外还有十位科研人员分别围绕各自参加的课题作了专题学术汇报。
在讨论过程中,学术小组专家充分肯定了该项目一年来所取得的各项研究进展,认为该项目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同时还要加强和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2016年要把西构造结作为研究重点。专家们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等一些实际问题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最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柴育成主任作总结发言,并希望2016年项目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