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至23日,中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率领中科院寒旱所寒区野外台站科研骨干一行赴青藏高原野外观测研究平台视察指导工作。 视察藏东南站 7月14日至15日,秦大河院士一行首先来到藏东南站。站长朱立平研究员作的台站工作报告介绍了我所野外台站观测体系建设的定位、发展目标、科研和运行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果及该站近年来开展的各项科研工作进展及未来规划。秦大河院士高度评价了藏东南站的建设发展,认为台站观测对研究东南亚季风、高原降水等有重要意义,开展长期野外观测对于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重要。针对寒区野外观测研究,秦大河院士认为我所以开放的态度进行台站建设,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道路,很好地发挥了监测研究平台作用;同时指出,为各类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观测保障支撑是台站得以发展的根本。他希望台站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在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和大气环境指标的监测上进一步提升水平,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台站。 视察拉萨部 7月16日,秦大河院士一行来到我所拉萨部。他先后来到拉萨部展厅、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联合实验室实地考察研究所在藏发展建设情况,听取了相关人员的现场汇报。秦大河院士充分肯定了拉萨部开展的科研及观测实验等各项工作,希望拉萨部做为我院在西藏科研平台,更好的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他还特别向长期坚持在高原一线开展科研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慰问,勉励大家为青藏高原研究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视察珠峰站 7月17日至18日,秦大河院士一行来到珠峰站并先后察看了海拔5200米和4920米的两个观测点,询问了观测点的仪器种类及运行状况。马耀明站长作的珠峰站工作报告主要围绕建站目标、建站过程、台站基本建设概况、运行模式、现存困难以及未来规划进行了阐述。秦大河院士高度赞扬珠峰站员工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大家再接再厉,把珠峰站建设成为更加开放的世界一流台站,成为珠峰地区环境研究基地;并特别强调区域观测的合作,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在纳木错站合影留念 7月19日,秦大河院士一行在纳木错站听取了康世昌研究员作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并举行座谈。报告介绍了该站在青藏高原野外观测体系的定位、建站目标以及发展规划,总结了该站建站8年来的野外观测和科研成果。秦大河院士对纳木错站在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并高度赞扬“开放、交流、合作”的台站宗旨在促进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秦大河院士指出,纳木错地区独特的多圈层相互作用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缩影,特别是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相互关系研究将会促进冰冻圈科学的发展,希望纳木错站在未来的综合观测研究中真正体现冰冻圈科学的核心内涵。 在那曲站合影留念 7月19日下午,秦大河院士一行赴那曲站考察指导工作。汪诗平研究员首先围绕建站背景、定位、研究目标、研究方向、项目争取、研究成果、国内外合作、人才培养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进行了简要汇报。他还就该站的特色研究领域进行了重点阐述,如已经开展的人工草地和牦牛饲养实验与即将开展的“不同增温梯度和增减水试验平台”建设等。秦大河院士对台站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在气候变化生态学及其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领域;第二,要通过加强与西藏大学以及德国相关学术机构合作,迅速提升地方科研水平;第三,要注重当地人才培养,特别是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骨干人才。 随后,秦大河院士还视察了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等单位。在藏期间,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高扬、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王鹏翔书记、西藏气象局拉卓局长、西藏林芝气象局刘汉武局长,中科院寒旱所王宁练副所长,我所姚檀栋所长、马耀明副所长、朱立平副所长等先后陪同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