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青藏高原科学大讲堂孙鸿烈院士谈青藏精神
2019-04-19      

  4月15日,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孙鸿烈作客青藏高原科学大讲堂,回顾青藏科考,分享青藏科考未了情。来自中科院青藏所、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的百余名科研人员参与。

  孙鸿烈院士长期从事资源、环境领域基础和应用的综合研究和组织领导,尤其对青藏高原区域环境与发展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72年中科院制定了1973-1980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规划,以“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为主题,组织地学、生物学的30多个专业,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孙鸿烈院士参加了1973-1980年西藏自治区范围内的综合考察,在此次考察研究基础上,主持编著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西藏部分)共38部。《丛书》系统阐明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与隆起过程,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特点、分布规律,高原生物区系组成与演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除了1973-1980年阶段对西藏全面系统的考察外,50多年来,孙鸿烈院士几十次到青藏高原考察调研。

  孙鸿烈院士从解放前及解放初期青藏高原科学资料积累的历史讲起,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前的科考工作以及自1973年开始的第一次青藏科考历程。1980-90年代,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转入横断山区、可可西里地区、喀喇昆仑与昆仑山区,分别由李文华院士及章铭陶、武素功研究员组织领导。

  谈起第一次青藏科考的成果,孙鸿烈院士如数家珍。这个阶段,考察队员们的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120万平方公里。作为一次重要的摸清家底的工作,第一次青藏科考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科学资料,初步填补了西藏自治区科学研究的空白。例如,在植物分类方面就发现了7个植物新属、300多个新种、1000多个新记录;昆虫研究方面发现了20个昆虫新属、400多个新种,还发现了一个新目—“缺翅目”;杰玛央宗作为雅鲁藏布江的源头,也是第一次青藏科考查明的。

  从青藏科考工作中涌现了十六位院士,这一点让广大青藏高原科技工作者颇为自豪。孙鸿烈院士指出,青藏科考的工作历经艰险,排除万难,产出一系列重要成果。西藏自治区、横断山区、可可西里地区、喀喇昆仑与横断山脉地区成果共计100余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项目先后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正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青藏科考情未了”一样,提到青藏科考,孙鸿烈院士就“感到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也促使孙鸿烈院士在八十多岁高龄仍然经常赴青藏高原实地考察。

  中科院青藏所作为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机构,所内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地质、地貌、冰川、大气、遥感等,科研人员得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和便利地进行学科交叉和融合。孙鸿烈院士在分享切身体会时表示,“为了让自己的专业研究得以深入,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当人们回顾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历程,老一辈科研人员凝聚在青藏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都被称为青藏精神。这种激励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奋发向上的青藏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孙鸿烈院士认为,青藏精神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拓创新的精神,二是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精神,三是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已于2017年8月启动,首期重大成果也于去年发布。孙鸿烈院士表示,第一次青藏科考主要是填补空白的工作,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则既要进一步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加强理论地深入研究。

  青藏高原科学大讲堂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青藏高原地球卓越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目前已连续举办27期,集学术前沿报告会、科学研究经验分享会于一体,每期开讲都会吸引大量科研人员参与。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