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扫描
《自然》杂志介绍:4000年前遗存面条的社会、环境意义
2005-10-23      

 

 

--------------------------------------------------------------------------------

 

作者:基金委地球科学部 宋长青    发表时间:2005-10-17    摘自: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研究员,北京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利用植硅体化石等进行环境-科技考古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2005年10月13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题为“Millet noodles in Late Neolithic,China”的研究工作。同时《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英国BBC(BBC Science Radio),路透社,德国(radio & print media in Germany),日本(时事通讯社),加拿大,荷兰等媒体同时报道和评述了这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文物部门等资助下取得的重要成果。

 

  环境-科技考古是目前国际上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新学科,自然科学各种新方法在考古研究中的成功应用,不断拓宽着环境-科技考古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国际上利用植硅体、淀粉、测年技术等新方法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环境考古、农业起源、人类饮食文化发展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近年来在利用植硅体等生物化石分析手段进行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水稻起源研究等取得了许多重要认识,最近他与叶茂林研究员、杨晓燕博士等环境、考古学家合作,在对我国古代面条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果。

 

  面条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要的食品,亚洲各国每年收获的约百分之四十的小麦被用于制作面条。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有关面条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我国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但国外流传着另外的故事,认为面条最早是在中东地区发明的,后来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意大利,意大利人进一步把面条食品传播到欧洲以及全世界,认为这个时间发生在中世纪期间,比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欧洲的时间早。由于面条作为软体的极难保存的材料,长期以来世界上没有发现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也没有机会研究早期面条的制作材料、加工过程,这涉及到农业考古、植物驯化、人类饮食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很有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文物众多。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研究员,在主持发掘我国著名的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时,在齐家文化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在碗底保存有面条,长约50 cm,直径约0.3 cm,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提供了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制作面条的最直接的证据。

 

  为了研究4000年前的面条的粮食组和制作过程,吕厚远研究员课题组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对大量的我国西北地区现代农作物和野生的植物的果实进行了植硅体和淀粉形态分析,掌握了大麦、青稞、小麦、高粱、燕麦、谷子、黍子、狗尾草等近80多种植物果实中植硅体和淀粉形态特点,进一步对古代面条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和淀粉形态的分析,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古代面条样品中,保存有大量的谷子和黍子的典型壳体植硅体颗粒和淀粉颗粒。壳体植硅体的含量之高达到每克样品中含有近10万粒以上。在显微镜下面条淀粉的光学性质显示,大量的淀粉颗粒还没有完全糊化。

 

  这项研究说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用谷子和黍子混合做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与目前一般用小麦做面条的原料是不同的。同时也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工艺对这些植物果实进行脱粒、粉碎达到足以可以制成面条的面粉,利用面粉制成均匀、细长的面条。尽管当时面粉的质量还比较粗糙,但是,这些证据对于新石器农业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量的14C年代测定、文物遗存和地质现象说明,青海省喇家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齐家文化,在4000年前被一次灾难性的地震和洪水毁灭和淹埋了,这样一个突发的事件,保存了许多其它考古遗址难以保存的史前人类生活的遗存和灾难的场景。正是由于地震、洪水的发生和装有面条的碗被翻倒在地,并被随后的泥沙密封,造就了近4000多年面条没有腐烂分解的不可思议的罕见环境,保存了这碗还没有完全煮熟的面条。在分析古代面条样品中,还分析出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更多的工作需要自然科学的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植硅体是一门新的生物化石学科,近年来在国际上被逐渐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农业考古、环境考古等研究领域。吕厚远研究员在开展我国植硅体研究过程中,多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0多年来,从现代植物、现代表土、植硅体分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植硅体分类及古环境应用方面的论文。本研究也是自然科学和考古学研究的一次紧密、成功合作的成果。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