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孔维栋研究员邀请,清华大学杨云锋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保冬研究员将前来青藏所交流并做学术报告。
题目一:从功能基因到土壤功能过程:基于基因芯片的解析
报告人:杨云锋 教授
题目二: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AM真菌多样性及其驱动因子
报告人:陈保冬 研究员
主持人:孔维栋 研究员
时 间:2014年9月26日(星期五)14:00-17:00
地 点:青藏高原研究所915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杨云锋,1996年中国科大生物系学士,2002年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计算机硕士(第二学位),2003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微生物博士。之后进入环境微生物学领域。2003-2006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环境科学部任博士后,2006-2010年任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生物学部研究员(staff scientist)、Principle Investigator。2010 年全职回国,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研究员,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双聘教授。2010 年回国后,致力于通过宏基因组学和网络生物学技术来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The ISME Journal、Global change bi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3 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荣誉,2014 年获清华大学青年学者最高奖“学术新人奖”。2007-2009年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nctional Informatics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杂志编委,2013年迄今任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编委、2014 年迄今任 BMC Microbiology 副主编。近五年发表 30 余篇学术论文和 4 篇书稿章节,被引用 1000 余次。
陈保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重建”研究组组长。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特别研究员。2009年-2011年,德国洪堡基金会 “洪堡学者”。先后主持或参与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项目、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有关丛枝菌根生态生理的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50篇。担任学术杂志Pedobiologia(德国)、《生态学报》及《植物生态学报》编委。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报告摘要1: 近十年来,宏基因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研究微生物在典型生境重要地球元素循环中的驱动机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手段。为了解析(一)环境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二)微生物介导物质、能量循环的分子机制;(三)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碳氮循环的关系等几个重大科学问题,我们应用名为基因芯片(GeoChip)的一种宏基因组学工具,针对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森林、农田和污水处理厂等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开展了一些工作。发现微生物群落在功能基因层面上对环境变化敏感,微生物功能基因的丰度变化可以指示生态系统功能过程,从而完善和修正了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报告摘要2: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通过分子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农牧交错带中关键土壤功能微生物丛枝菌根(AM)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并确定多样性变化的主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开垦为农田显著降低了AM真菌的多样性、菌丝密度,并且显著改变了AM真菌群落结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改变土壤结构间接影响AM真菌多样性和菌丝密度,另一方面则通过直接干扰作用(如土壤扰动和灌溉)影响菌根真菌群落结构。此外,温度和土壤肥力是菌丝密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年均温与菌丝密度呈正相关,而土壤肥力与菌丝密度呈负相关;另一方面,土壤结构、土壤有效磷与年均温共同影响AMF的群落构。野外长期定位试验进一步证实,在草地生态系统连续多年施用磷肥显著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和菌丝密度,而对AM真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