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Lithos:青藏高原班公-怒江缝合带中超镁铁质岩石成因研究
2015-06-0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是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的分界线。前人就缝合带中蛇绿岩上部基性熔岩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蛇绿岩的成因构造背景,而缝合带内的广泛出露的超基性岩的研究成果较少,这限制了蛇绿岩和铬铁矿成因的深入研究和成矿预测。

  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博士后黄启帅与合作导师史仁灯研究员以及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研究人员进行合作,选择班怒带中分别形成于大洋扩张阶段和俯冲阶段的地幔岩,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地幔演化,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班公湖蛇绿岩中的二辉橄榄岩是地幔再富集形成的,尖晶石富Ti含量和橄榄石低Fo值(图1-1,图1-2)以及硫化物放射性成因Os同位素特征都指示着玄武质熔体的加入;含单斜辉石方辉橄榄岩的全岩和尖晶石中超过球粒陨石的187Re/188Os(高达1.833)指示高Re/Os比值熔体的加入(图2)。二辉橄榄岩和含单斜辉石方辉橄榄岩的全岩Os模式年龄(TRD)分别在0.73-0.97 Ga和0.48-0.55 Ga,指示大洋扩张脊下存在着新元古代和泛非期的古老岩石圈地幔组分;(2)大部分俯冲阶段的地幔橄榄岩具有古老的Os模式年龄(1.0-1.5 Ga),代表着中元古代岩石圈地幔的残留;地球化学和Re-Os同位素特征指示它们是古老地幔经历地幔再富集和后期多次熔/流体渗透反应改造形成的(图2);少量样品具有近球粒陨石的Os同位素特征,可能代表着中生代的大洋岩石圈地幔;(3)我们倾向于认为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中的古老地幔组分是大陆岩石圈地幔残片,在大洋开启过程中加入进来。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Lithos上(Huang et al. Re-Os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Bangong-Nujiang Tethyan oceanic mantle, Central Tibet. Lithos, 2015, 224-225:32-45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