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 珠峰大本营 晴 海拔5180米
昨夜帐篷外温度零下11.7度,帐篷内零下5度。
今天是高山训练的第三天,目标是5500米。吃饭后康老师带领我们一帮子又出发了,说实话,大伙走之前真有点打鼓,没走出几步就觉得气喘,两腿发软,两脚没劲,感觉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但大家也都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往上走。但这种不好的感觉很快就克服过去了,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必须克服的,为了能完成科考中高海拔地区的样品采集任务,现在的吃苦和训练是必须的。今天,张庆华博士和丛志远也开始了部分采样工作,因此今天的拉练更有意义。大家在前两天训练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的提高,身体的耐力比前几天好多了,休息的时间缩短了,登山的技巧也提高了,速度比前几天快了不少。加上康老师充满热情的鼓励,今天的训练又在愉快中度过。到达目的地5500米时,康老师高歌一曲《青藏高原》,在高山之巅,听着如此高亢的歌声, 热血随之沸腾,世界真美好!生态与环境组的黄教授他们从对讲机里听到歌声,也回歌一首,"高高不过喜马拉雅山,长长不过雅鲁藏布江……"科学家们的激情荡漾于山谷之间!
我们从山上回来时,大气物理组的马耀明老师带领他的组员及一车仪器到达了。大家在拉萨时刚刚分开,马老师他们沿途测试。几天不见,却仿佛分开很久,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目前中科院珠峰地区科考队队员,基本到齐!今天大本营人数达42人。
下午吃完饭大家分头忙碌,一部分人卸车,一部分人搭帐篷,冰川组的刘景时老师和秦翔老师带领一部分人去大本营附近的绒布河架设水文观测站。我跟过去,最初的想法是想了解如何架设水文剖面的知识,但今天下午,我所看到的和学到的,却不仅是水文剖面的知识,我看到的是我们科学家如何"能文能武",我们的科学家不仅能坐下来写文章更能在野外极端环境下创造科研条件,真是"遇山开路,遇水修桥"。两个老师带着大家把10多根钢管和一个大铁桶抬上大车,开着大车一路颠到河边。随后麻利地把东西卸下来,刘老师和秦老师各拿铲、锹开始工作起来。设水文断面需要对河床状况进行调查,这一工作刘老师早在前几天就做了,最后选定这个点,此处河床不太宽,高水位时也不会受影响。为了测水文断面,必须在河面上架起一个桥,然后可以在上面用仪器测断面的流速。在旁边还要安装一个大铁桶,里面放置仪器来不间断地测水位,两个方面结合确定流量。今天下午就是要架桥。老师们笑着说这是"珠峰第一桥",用6米长的钢管八根,接成12米长的桥梁,桥梁高出水位1米。在建桥时,科学家们充分利用了"各自的智慧和点子",先把两段用接口接好,然后从河的一边架过,另一边用绳子拉过,再两边架高,中间由人站在河中再度架高。4月,河水透骨的冷,但技工杨伟伟什么也没说,穿上水裤就下水了,站在冰冷的水中把中间的架子架好。刘老师和秦老师两个科学家在大风中抬着钢管趟着水,完全找不到文弱书生的样子。风越来越大忙忙碌碌地架好桥,接着又在河边挖平一块,把大铁桶放好,以备下一步安装测流量的仪器。整整一个下午就这么快速地过去了,"珠峰第一桥"架起来了,大家的嘴唇也被吹得干干的了,在风中大多数人也"泪眼汪汪"的,但看着可爱的成果,大家都笑呵呵地往回走。这只是水文观测的第一步,以后长期的观测将更是艰苦和持久的工作。
晚上的seminar由刘景时老师主讲他主要是做冰川水文研究的,而且曾在青藏高原的许多地方工作过多年他介绍了这几天他观测到的绒布冰川的现象。他说,原来20世纪80年代,冰塔林在5400米,现在退缩到5600米,且消融区塌陷,表质向中间堆积,冰川断开,无法进行观测。这几天他发现冰面下降60米,有很多串珠状排水系统O绒布冰川很特殊,冰质保护了其融化,中间断开,下游冰陆下仍有冰,但上部冰塔林仍在消融。刘老师说,希望通过观测建立水文模型,然后建立气候模型。现在大量小冰湖的存在,有可能在将来形成大的冰陆湖,对环境和生态有一定的影响。刘老师展示了详细的图片,中间康老师和井老师不时地补充,这里,他们都工作了十几年,这里的一切他们都了如指掌,说起来也如数家珍。
最后,康队长又强调了一些队里的工作,强调要注意处理好和登山队的关系,尤其是注意保护中日民间关系,注意节约用水,注意各自帐篷的绳子,因为风会随时加大。康老师说大约3天后,我们将建立5800米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