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察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学考察 > 考察日记
外面风在呼啸,帐篷和旗子在风中嘶啦,沙砾也在地面滚动
2012-09-12      

4月3日 珠峰大本营 晴 海拔5180米

在上珠峰前,早就听说在珠峰大本营的第一夜会很难过,可能会头疼,可能要失眠等等。昨晚睡前还自言自语,管他呢,有安多那痛苦一夜垫底,有什么痛和苦熬不过来呢! 11点多钻进了温暖的小帐篷,康队长把他自己的Ncrth Foce帐篷让给了我和王小萍。一路上,我们两个女队员所受的照顾真的是太多了,感动的同时真有些过意不去,总觉得给大家添麻烦了,但总无法拒绝这些,从队长到老师、同学,每一个人都在点滴之间尽可能地让我们少吃苦。

 

夜里3点醒来,我首先问自己"头疼吗"?肯定地告诉自己,不疼!又摸了摸心跳,也不快,立刻安心了许多。外面风在呼啸,帐篷和旗子在风中嘶啦,沙砾也在地面滚动,静静地听了会儿,想像了一下外面的场景,想着自己静卧于雪山之侧,满天的星光伴着我,帐外寒风凛冽,帐内的我拥着暖暖的羽绒睡袋,比起原来所想像的,不知是好多少倍。幸福!就这么"幸福"地失眠着,最后一次看表好像已快5点, 6点40分又醒来, 7点25分终于忍不住起床了。钻出帐篷,一片清亮世界,风已停,一弯弦月悬于珠峰,营地所有帐篷都还笼罩在一片安然的凌晨之中。忍不住取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直到电池报警不让我再拍。

就这样,我度过了在珠峰的第一夜。早上康队长和其他老师们首先问我们几个感觉怎么样,昨晚他们一直在担心我们,怕我们晚上有反应,更担心我们早上起不来。康队长组织大家测了心率和血液含氧量,我们几个第一次到珠峰的都不错,都起来了,且没有太大的反应,早饭食欲良好。青藏线上的磨酣已使我们在不断地成长!

今天各组的任务主要是适应性训练,后勤则还有一部分工作,整理营地,为后面的队伍搭帐篷等等。早饭后,我们几个初土高原的开始四处慢慢地活动,我走了不远就不敢再动怕自己第一天太猛了第二天起不来。回到营地后看了些资料,有些感觉,反应太慢,康老师劝我们先什么也别做,好好休息,适应好了才有可能更好地做好后面的工作。从明后天开始,他将分阶段带我们爬一些小山,强化一些训练。井老师带领后勤人员把几个帐篷又重新整理了一下,一进帐篷门,队旗悬在正中,旁边高悬党旗,中间是一排桌子,四周整齐地排着小凳子,帐篷的四周是大家的床。我们在珠峰的家是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像样了。我们考察队的第一顿中午饭就在这温暖的家中开始了,大家围在桌子边,热乎乎地吃着汤面片,天下美食!中午饭后就开始睡觉,阳光下的小帐篷暖暖的,很沉地睡着了,下午不知几点才醒,和老师们说没有表了,也不知道时间了。老师们都说,在这里,没有必要有时间概念,安心下来,适应好,然后去把活做好!

晚上8点半,我们在珠峰大本营的30名队员一起召开了珠峰第一次碰头会,康老师主持会议,强调了安全、环保和相关的其他问题。丁林教授、张健捏教授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30名队员中有来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寒旱所、地理所、地质所、西北高原生物所、生态中心、西藏农牧学院、四川大学八家单位的科研和工作人员,会上大家做了个自我介绍。帐篷里虽然没有生火但感觉暖暖的。随后,丁林教授做了珠峰的第一个seminar(学术讨论会)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了珠峰的地质概况及他们今天去通珠岭的初步地质调查情况让我们大家对珠峰地区的岩性构造(如黄帝组、北助组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会上商定以后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seminar,真正达到本次综合科学考察的目的,即多学科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师生共同讨论,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相信如此的学术讨论,一定会让大家学到很多东西。

会后康老师、井老师又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安全卫生条例及安全卫生值班表,一切都朝正轨方向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