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交流
英国剑桥大学Martin Jones教授应邀访问青藏高原所
2018-10-15      

  2018年10月2日,应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陈发虎院士邀请,英国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Martin Jones来我所访问并做了学术报告。报告由陈发虎院士主持,来自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及学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Martin Jones教授一直致力于植物考古与考古遗传学研究,是英国生物考古学的领军人物,近年来主持了史前食物全球化等研究项目。本次报告的题目为“史前时代欧亚大陆食物的全球化”,正是Martin Jones教授及其团队近几年研究的成果。

  报告中,Jones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主要方法:作物品种的基因学以探讨作物长程的地域分布模式、人骨稳定同位素以确定区域性食谱、植物遗存的精确鉴定与测年。在植物遗存方面,Jones教授讲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内蒙古兴隆沟遗址(6000-5500BC),出土了中国北方最早的炭化黍,一个是根据孢粉记录,公元前2000年荞麦就在西欧地区出现,远远早于原先中世纪后期的认识,很有可能是由东亚传入的。而作物在远距离的传播过程中又是怎么改变的,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通过遗传学手段。通过对欧亚大陆98个品种黍的基因分析,显示这些地方品种可归入6个基因库,东亚地区“黏”的基因比西亚、欧洲地区更为普遍。这与欧亚大陆东西方的烹饪传统密切相关。在西方,人群倾向于粉食和烘焙技术;在东方,人群倾向于粘性粒食和蒸煮技术。这种差异甚至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晚期。传统的烹饪文化往往会影响对外来作物的接纳。此外,基因研究可以提供地方品种如何应对不同地理环境,即植物是如何应对季节改变的有关信息。通过对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能对当时的食谱有更直观的认识。中国起源的粟、黍属C4植物,不同于西亚起源的C3麦类作物。对欧亚大陆史前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显示,在公元前3千纪,中国之外3个遗址有消费粟黍的迹象;到了公元前2千纪,中国之外12个遗址有消费粟黍的证据。之后Jones教授总结了中国北方起源的粟黍、西亚起源的麦类、非洲起源的小米和高粱以及中国南方和印度起源的水稻,自7000BC以来在不同时间节点向外扩散的过程。最后,Jones教授从作物驯化和管理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作物、农时和农业的不同:最初人们主要是在山前集水地带的小块土地上单季种植本地作物,之后人们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出现永久性大规模耕地,逐渐开始在不同季节对本地和外来作物进行轮种;在早期动物主要是作为食物,后来出现了动物资源的二次革命,从单纯的肉食资源变为生产和交通工具;早期阶段农业种植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晚期则主要是甲烷含量的增加。转变的核心是对季节性的管理利用。

  报告结束后,Martin Jones教授与参会人员就欧亚大陆作物传播的具体路线、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规模交流背后的原因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现场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