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至24日,第二十八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研讨会(HKT)/第六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ISTP)联合大会(以下简称联合大会)在德国图宾根隆重举行。此次联合大会是继2009年在北京举办的24th HKT和5th ISTP后举办的又一次盛会,由德国图宾根大学、我所以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联合举办。 德国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与历史博物馆Volker Mosbrugger 教授、我所姚檀栋院士、英国牛津大学Mike Searle教授、尼布尔特里布汶大学Khum Paudayal教授、英国开放大学Bob Spicer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Carina Hoorn教授、德国波茨坦地学中心Sushma Prasad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Chris Poulsen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郑度院士应邀担任联合大会国际科学委员会成员。 开幕式上,图宾根大学校长Bernd Engler教授、图宾根市市长Boris Palmer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图宾根大学地学院主任Erwin Appel教授介绍了联合大会举办的背景和组织情况。随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Paul Kapp教授、我所姚檀栋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Gerard Roe教授、德国森肯堡自然与历史博物馆Andreas Mulch教授分别做了题为“The Cenozoic Subduction History of Greater Indian Lithosphere Beneath Tibet”、“Glacial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Third Pole”、“The influence of Tibet on the Climate of Asia”、“Stable Isotope Paleoaltimetry of the Tibetan-Himalayan System”的大会特邀报告。 会议设置了Geodynamics和Climate, Hydrology, Cryosphere & Ecosystems两个分会场。在第一分会场,围绕The Early & Pre-Collisional ‘Plateau’;India-Asia Collision;Lithosphere Structure & Seismology;Large-Scale Deformation;Crustal Doming, Exhumation and Lateral Extrusion;Uplift, Paleoelevation, Denudation & Climate;Geochemistry, Petrology & Deformation across the Pamir-Himalayan System等主题进行了多个单元报告和讨论。在第二分会场,以Pleistocene Climate;Holocene Climate & Ecosystems;Lake Systems;Cryosphere & Hydrosphere;Landscape Evolution & Geomorphology;Atmosphere & Climate Modeling等为主题开展了相应单元的报告、墙报展示与讨论。会议期间举办了Public Evening Talks,Solmaz Mohadjer和David Molden分别以“Lessons for Life - From advancements in Earth sciences to practical geohazards awareness through schools in Central and South Asia”和“Unravelling Himalayan Mysteries -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Cooperation”为题论述了科学研究对公众减灾意识和探究神秘青藏高原的重要作用。 共有来自奥地利、加拿大、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芬兰、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荷兰、尼泊尔、巴基斯坦、瑞士、西班牙、塔吉克斯坦、英国、美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约200人参加会议,164人做会议口头发言和墙报展示。此次联合大会是我国发起并举办的青藏高原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在境外与相关国家联合举办。研讨的议题更加广泛深入,密切了国内外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和环境变化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更加明确地提炼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事业深入发展。会议初定四年后再次召开,将通过组织优秀前沿进展报告与合理安排各单元报告时间,使与会广大科学家从联合大会中得到更全面的交流与深入讨论。 姚檀栋院士进行大会报告
东道主盛情宴请与会人员
全体与会人员在图宾根大学主楼前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