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本报拉萨9月12日电 记者赵亚辉报道:随着最后一批5名科考队员返回拉萨休整,为期30余天的中美联合西藏冰川科考行动日前圆满结束,整个科考行程超过3000公里。
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研究员表示,此次科考在冰川、湖泊、大气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分析了青藏高原在全球变化影响下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对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冰川状况进行了系统性的摸底调查,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冰川,同时证实了以青藏高原冰川为代表的高亚洲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退缩。姚檀栋指出,这种状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导致冰川储量的巨额透支,冰川平衡的打破可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生态灾难。
姚檀栋告诉记者,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有重大影响。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该峰所处区域主要受西风环流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影响,也是西南气流输入到西藏西部的最近地区,对该区域展开科学研究具有代表性并有特殊的指示意义。由于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对于纳木那尼冰川的研究一直无人涉及,这个地区的环境气候记录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此次科考填补了这个空白。
在科考行动中,科学家们还对青藏高原西部的湖泊进行了大范围地考察,并对青藏高原北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玛旁雍错进行了重点考察。考察发现,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上水体面积缩小,但是也有少数湖泊,由于上游有大冰川或冰川群落存在,冰川融水补给量大于气候变化引起的蒸发量,所以湖水面积有所增加。为了研究在全球变暖影响下的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特征,科学家们还在青藏高原北部、中部、南部等地区建立了大量的科学观测仪器,初步观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地温和气温都在上升。
新闻背景
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和汽车拥有量的成倍增加,导致成千上万吨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它们很快集聚为一个气体层阻止太阳热量的散发,从而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持续的气候变暖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动植物栖息地被破坏等灾难性后果。减缓这一变化的最根本做法是设法减少废气的排放。虽然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气候大会已经发表《京都议定书》,工业国家对减少废气排放也作出了承诺,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还没有真正签署有关协议。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各方行动,共同对付温室效应已刻不容缓。
|